大家好,我是杨医生。不少人便秘时,第一反应就是用芦荟、大黄这类泻药救急。这些药见效确实快,吃上一两次就能让肠道 “一泻千里”。但老祖宗早就提醒过:“是药三分毒”,尤其是大黄、芦荟这类寒凉药,偶尔用一次没问题,要是长期依赖,反而会把肠道养虚了。
为什么这么说?中医认为 “脾胃为后天之本”,脾胃功能正常才能有效消化食物。寒凉的泻药会损伤脾胃阳气,阳气不足,肠道蠕动功能减弱,长期使用泻药,便秘问题反而会越来越严重。
其实大多数人的便秘,病根都在脾虚气滞。咱们吃进去的食物,全靠脾气把营养往上送,胃气把残渣往下排。但要是脾胃虚弱,食物消化变慢,在肚子里堆积发酵,就像垃圾桶满了没倒,时间长了还会生热、消耗津液,把肠道变得干巴巴的。这时候拉出来的大便,又干又硬像羊粪球,上厕所成了难事。
除了脾虚,生活里不少坏习惯也会加重便秘。比如经常吃生冷食物,寒邪直接攻击脾胃;压力大、爱生气,肝气郁结影响肠道蠕动。中医讲 “肝主疏泄”,肝气顺畅,肠道才能正常排便。很多人一生气就便秘,就是这个道理。
解决脾虚气滞型便秘,有个老祖宗传下来的好方子 —— 四磨汤口服液。它源自宋代经典名方,原版由人参、沉香、槟榔、乌药四味药组成。乌药专门理气,能把脾胃里堵着的气疏通开;沉香往下顺气,帮助胃气把废物排出去;槟榔消积食、通肠道。但这三味行气药容易耗气,所以搭配人参补气,防止 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”。
现在的中成药把人参换成了枳壳,沉香换成木香,行气效果更强。临床上发现,不管是经常打嗝、腹胀,还是大便干结的便秘,喝四磨汤口服液都挺管用。它不像寒凉泻药 “治标不治本”,而是从根源调理脾胃,让肠道自己恢复动力,排便自然就顺畅了。
不过要提醒大家,中医讲究辨证论治,每个人体质不同,用药也有讲究。如果便秘总不好,一定要找专业的中医医师辨证,千万别自己瞎买药吃。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大家少走弯路,养出好肠道!